
products category
更新时间:2025-11-12
浏览次数:8生命科学的进程,始终与观测技术的革新紧密相连。从肉眼到光学显微镜,再到电子显微镜,每一次视野的拓展都带来了生物学认知的飞跃。然而,传统生物化学方法通常只能提供群体分子的平均信息,而生命活动的许多关键过程,如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分子运输,其本质是由单个分子在纳米尺度上的随机、异质的行为所驱动。为了直接“看见"并解析这些微观事件,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ATTO WSE-6175单分子荧光成像系统,便是这一领域中的一项综合性解决方案。
单分子荧光成像的目标,是在生理条件下,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实时、动态的追踪和定量。这面临着几个主要挑战:首先,单个荧光分子的信号极其微弱;其次,它们容易在光照下发生不可逆的淬灭(即光漂白);最后,在密集的标记环境中,如何将单个分子的信号从衍射极限光斑中分辨出来。
ATTO WSE-6175系统通过集成多项先进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
1.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
这是系统的光学基础。TIRF利用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如玻璃和溶液)界面发生全反射时,产生的隐失波来激发荧光分子。隐失波的穿透深度通常仅在100-200纳米范围内,这意味着只有非常靠近盖玻片表面的分子被激发,而溶液深处的背景荧光被有效抑制。这种技术带来了极的高的信噪比,使得附着在样本表面的单个荧光分子能够从黑暗的背景中清晰地凸显出来,是实现单分子成像的先决条件。
2. 高灵敏度探测器
系统通常配备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件(EMCCD)或科学级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CMOS)相机。这些探测器具有极的高的量子效率,能够将捕获到的微弱光子信号最大限度地转换为电信号,同时将自身的热噪声和读出噪声降至的极低水平。尤其是EMCCD,其倍增增益功能可以在不引入额外噪声的情况下放大信号,使其成为探测单光子事件的理想选择。
3. 高效荧光团与光物理保护
单分子成像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荧光探针的性能。ATTO WSE-6175系统经过优化,能够兼容多种高性能荧光染料,例如ATTO公司自身开发的系列染料。这些染料通常具有高亮度、高光稳定性和特定的光谱特性。此外,为了对抗光漂白,系统会集成氧清除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等成像缓冲液的灌注系统。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有效淬灭激发态荧光分子周围的有害活性氧,显著延长其发光寿命,从而允许更长时间的观测和数据采集。
ATTO WSE-6175并非一个孤立的显微镜,而是一个集成了光学、电子、机械和软件控制的完整工作站。
硬件集成: 系统核心是一个倒置荧光显微镜架,确保了稳定性。其上整合了高功率且光强可调的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精密的物镜(通常为高数值孔径油镜),用于高效收集荧光;快速且精确的压电陶瓷载物台,能够进行纳米级的快速对焦和定位;以及上述的高灵敏度相机。所有硬件组件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同步,确保数据采集的时序精确。
软件控制与分析: 系统配备了专用的控制软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软件界面精确控制激光强度、曝光时间、滤光片切换、载物台位置等所有参数,并设计复杂的多通道、多位点时间序列实验。在数据采集之后,强大的分析软件成为关键。它能够执行一系列处理步骤: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背景扣除和平场校正;随后进行单分子定位识别,即通过高斯拟合等算法,以远超光学衍射极限的精度(通常可达数纳米)确定每个荧光光斑的中心位置;最后,对连续帧中的同一分子进行链接,重构出其运动轨迹,并计算出扩散系数、位移、停留时间等动力学参数。
ATTO WSE-6175单分子成像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活细胞或模拟生理环境下,直接观察分子机器的运作。
1. 膜蛋白与脂质动力学
细胞膜是生命活动的关键界面。利用单分子追踪技术,可以实时观察膜受体(如G蛋白偶联受体、酪的氨的酸激酶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扩散模式、聚集状态以及对配体刺激的响应。研究发现,许多膜蛋白的运动并非自由扩散,而是被限制在特定的膜微域中,这种受限扩散模式对于信号传导的效率和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脂质分子的运动和行为也可以通过标记进行观测。
2.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验证
生物化学中常通过免疫共沉淀等方法推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但这些是基于群体水平的间接证据。单分子成像,特别是基于共定位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方法,可以在单个事件水平上直接“看到"两个分子是否结合、结合多长时间、在什么条件下解离。例如,可以观察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动力学,或者分子伴侣与底物蛋白的相互作用。
3. 核酸与酶动力学
在DNA和RNA研究领域,单分子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将DNA分子进行拉伸并锚定在玻片表面,可以实时观察RNA聚合酶沿DNA模板的移动、停顿和终止,直接测量其转录速率。同样,可以研究解旋酶如何解开DNA双链,或核糖体如何沿mRNA进行翻译。这些直接观测提供了群体平均实验无法获得的异质性和中间态信息。
4. 超分辨率成像
虽然ATTO WSE-6175本身主要基于单分子追踪,但其技术原理也是多种超分辨率显微镜(如PALM/STORM)的基础。通过控制荧光分子稀疏发光并精确定位,再将数千上万张图像中的定位点叠加起来,可以重构出一幅分辨率高达20纳米左右的细胞结构图像,从而揭示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的精细结构,以及蛋白质在其中的纳米尺度分布。
尽管单分子成像技术强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考虑一些因素。样本制备需要优化,以确保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和生物分子的活性。荧光标记本身可能对目标分子的天然行为产生潜在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对照实验。数据分析过程复杂,需要专业的算法和审慎的参数设置以避免解读错误。
展望未来,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新的荧光蛋白和合成染料正在被开发出来,它们更亮、更稳定、光谱范围更广。数据分析算法日益智能化,能够处理更复杂的轨迹和相互作用网络。同时,与其他技术的联用,如与原子力显微镜或电生理技术的结合,将能从多维度揭示生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ATTO WSE-6175单分子荧光成像系统,代表了现代生物物理技术的一个侧面。它通过整合TIRF照明、高灵敏度探测、稳定的环境控制和强大的软件分析,将研究视野从细胞群体和分子群体推向了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层面。它不再满足于回答“平均而言发生了什么",而是致力于探寻“每一个分子具体是如何行动的"。通过直接观测生命基本单元的动态行为,这套系统及其所代表的技术理念,正持续为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研究提供着不的可的或的缺的微观细节,推动着我们对生命运行机制的理解走向更深、更精确的层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