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category
在传统的等离子体处理(如电晕处理、等离子清洗、亲水化/疏水化处理)中,通常通过设定一些过程参数(如功率、气体流量、处理时间)来间接控制结果。然而,最终的处理效果(表面改质程度)受到众多因素干扰,无法实时知晓,导致:
处理不足:导致产品粘结性、涂覆性不良。
处理过度:可能损伤材料表面。
质量波动:批次间稳定性差。
ACROEDGE的表面改质传感器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它通过直接测量等离子体处理后在材料表面诱导产生的化学基团,来实现对处理效果的直接、定量监控。
该传感器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对材料表面介电常数的精确测量。
物理基础:当材料(如塑料、薄膜)表面被等离子体处理时,其表面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会发生改变。例如,常见的等离子体会在聚合物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羰基等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的产生,会直接导致材料最表层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
测量原理: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精密的电极系统,其核心是一个谐振电路。当传感器探头靠近或被集成到处理设备中时,它会与下方的被处理材料表面形成一个电容。
处理前:材料表面为原始状态,具有一个初始的介电常数,对应一个初始的谐振频率。
处理后: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介电常数升高。这会导致传感器与材料表面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信号转换:传感器精确测量这个频率的偏移量。频率偏移量(ΔF)与材料表面极性基团的浓度(即改质程度)成正比关系。通过校准,可以将这个频率信号直接转换为一个代表“处理程度"的数值。
一套完整的ACROEDGE表面改质传感器系统通常包括:
传感器探头:直接安装在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内部(如电晕处理器的电极辊附近),负责实时探测经过处理的材料表面。探头通常设计为非接触式,耐高温、耐等离子体环境。
主控制器/分析仪:系统的“大脑",接收来自探头的信号,进行计算、分析,并将频率偏移量转换为直观的测量值(如任意单位或经过校准的单位)。
显示器或HMI:实时显示处理程度数值、趋势图,并可设定控制上下限。
反馈控制接口(可选):高级系统可以将测量信号反馈给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电源,实现闭环控制。例如,当检测到处理程度下降时,自动提升处理功率,确保处理效果恒定。
直接测量效果,而非间接参数:不同于监控功率或时间,它直接测量表面化学变化的结果,从根本上保证了质量。
实时性与100%全检:可以在生产线上对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每秒多次的连续测量,实现对所有产品100%的无损检测,替代离线的、抽检的水接触角测试。
量化与数字化:将原本模糊的“处理得好不好"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可记录的数字指标。这为质量追溯、SPC统计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高灵敏度与高精度:能够探测到极其微小的表面化学变化,即使处理程度的细微波动也能被捕捉到。
实现闭环控制,提升稳定性:通过反馈系统,可以自动补偿因环境湿度、材料批次变化、电极污染等因素造成的处理效果波动,确保产品质量高度稳定,减少废品和返工。
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
避免过度处理,节省能源。
减少甚至取消离线测试,提升生产效率。
快速完成工艺参数的设定与优化。
该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所有依赖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的行业:
塑料薄膜印刷与复合:确保PE、PP、PET等薄膜在印刷和复合前具有足够的表面张力,防止油墨脱落或复合不牢。这是其最的经的典的应用场景。
汽车内饰件涂装:监控PP等塑料部件在涂胶或喷漆前的等离子处理效果。
医疗器件:确保导管、血袋等医疗器械的亲水性涂层或粘结处理的可靠性。
锂电池制造:监控隔膜、极片的等离子清洗和亲液化处理效果。
纤维与纺织品:用于改善纤维的染色性、粘结性。
橡胶与硅胶:提高粘结性能。
日本ACROEDGE的表面改质传感器是一项革命性的过程分析技术解决方案。它通过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效果"本身作为一个可测量的物理量,成功地将这一工艺从依赖经验的“黑箱操作"转变为基于数据的、可控的、可优化的精密制造过程。
对于任何对表面处理质量有高要求、希望实现生产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企业来说,这套系统都是一个能够显著提升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工艺控制水平的强大工具。